YouTube買粉丝、facebook刷点赞、tiktok买粉丝点赞–instagram买粉丝
YouTube買粉丝、facebook刷点赞、tiktok买粉丝点赞–instagram买粉丝

05 中國海外工程的發展概況(中國企業海外工程項目有哪些)

来源: 发表时间:2024-05-19 00:42:53

Statoil)與KNOC簽訂協議,租借韓國的兩個上述石油儲備終端(包括剛完工的麗水終端),出于商業性目的在韓國儲備800萬桶的北海石油。Statoil向韓國政府承諾,在發生緊急情況時,KNOC有權優先動用這些儲備油,價格可以比國際市場低5美元/桶。

為確保能源安全,韓國積極推行能源多元化政策。

三、印度尼西亞油氣工業發展概況及油氣安全戰略

1.印度尼西亞的油氣產量和儲量

印度尼西亞的石油剩余探明可采儲量截止到2002年底為止為6.85億噸,與2001年底的6.82億噸相比增加了0.44%。印度尼西亞截止到2002年底的天然氣估計探明儲量為2.62萬億立方米,與截止到2001年底天然氣估計探明儲量2.62億噸相比沒有什么變化。

印度尼西亞2002年的石油產量為5600萬噸(估計值),比2001年的石油產量6071萬噸相比減少了7.76%。2002年的天然氣產量為590.34億立方米,比2001年減少了8.39%。

2.印度尼西亞的油氣貿易和油氣消費

印度尼西亞自從1996年以來,其石油消費量都超過了4200萬噸,1997年達到了4600萬噸,1998年達到了4370萬噸。

1998年印度尼西亞的天然氣商品量為635億立方米,而其1999年的天然氣商品量為660億立方米(估計值)。1998年印度尼西亞的出口量為364億立方米,而其1999年的出口量為388億立方米(估計值)。

3.印度尼西亞的油氣儲運和油氣安全政策

印度尼西亞位于東南亞,國土面積191.9平方公里,人口21370萬(2000年預計數),印度尼西亞有豐富的油氣資源,是東南亞重要產油國之一。印度尼西亞1999年底探明的石油儲量為4980百萬桶,原油產量為128.8萬桶/日,油氣管理部門是PER-TAMINA國家石油公司。

1954年印度尼西亞憲法規定,印度尼西亞的自然資源歸國家控制。1967年的礦業法將印度尼西亞的礦產分為三類:

a類:戰略性礦產;包括石油和天然氣、放射性礦產、煤、錫等。

b類:重要礦產;包括金、銀、鉛、鋅、銅等礦產。

c類:未包括在a類和b類的礦產,如非金屬礦產。

對a類和b類礦產的礦業活動由礦業能源部代表國家行使管理和控制權,c類礦產是由礦產所在地的省政府來管理。

根據1945年印度尼西亞的憲法和1967年礦業法的宗旨,礦產資源的所有權屬于國家所有。其他各方只可以根據由礦業能源部代表國家頒發的采礦授權書(針對戰略性礦產和重要礦產而言),或由有關的省政府頒發的區域采礦許可證(針對C類礦產)進行礦業活動。

采礦授權書和區域采礦許可證只可授予印度尼西亞政府機構或國有企業、本國私人企業、集體企業和印度尼西亞公民。

盡管采礦授權書和區域采礦許可證只可授予印度尼西亞的團體和個人,但外國公司有大量的機會參與印度尼西亞的礦產資源開發活動。自1967年以來,印度尼西亞政府一直在促進外商投資活動,根據外國資本投資法(1967年),外國公司可以在與政府簽訂“工作合同”的基礎上,獲得礦產開發的專有權。就石油工業和天然氣而言,一家私人公司(通常稱之為“石油承包人”)必須按照所謂的產量分成合同(PSC)的規定簽訂一個合同。石油勘探也采取PSC方式,外國公司必須同國有石油公司(PERTAMINA)簽訂合同。根據合同的規定,外國公司得到28.85%的石油產量,印度尼西亞政府得到71.15%的石油產量。對于公司所得的28.85%的產量,承包公司必須支付48%的所得稅,外國公司實際到手的收益只能是石油產量的15%。外國公司負擔的所得稅是由油氣分成合同決定的。

印度尼西亞政府要求國家石油公司(PERTAMINA)建立儲備,其目前儲備的規模相當于34天的國內消費量(其中17天用于國內銷售,12天用于供應煉油廠,5天供港口船只)。印度尼西亞的儲備機構為印度尼西亞國家石油公司(PERTAMINA),其資金來源為國家石油公司的周轉儲備。

4.印度尼西亞鼓勵外商投資的立法變化和油氣開發新政策

為了更好地吸引外資進入印度尼西亞從事油氣資源勘查活動,印度尼西亞政府制定了優惠的措施。主要是:外資要想從事勘查活動,可以直接與印度尼西亞政府簽訂工作合同,也可以與印度尼西亞勘探權人建立聯合風險企業,然后再簽訂工作合同。但外商一般選擇與印度尼西亞政府簽訂合同的方式進入,因為這種方式可以更好地保證外資取得開發其發現的礦床的權利。工作合同的法律效力高于其他政府規定,并且不受未來立法變化的影響。它賦予經營公司獨占權利進行礦產勘查,開采發現的礦床,精煉、存儲和運輸采掘出的全部礦產,在印度尼西亞境內推銷、出售或處置生產的礦產品。經營公司必須是在印度尼西亞注冊的有限印度尼西亞責任公司。工作合同具有優先權,對土地所有者的補償和安置程序比較簡單。工作合同有效期可長達30年,并可以延續。1994年6月印度尼西亞發布一項新的政府規定,大幅度放寬對外資的限制,為外國投資者提供了一系列特許權。即允許在新成立的印度尼西亞公司中外資股權達到100%,而以前最高不能超過80%,并且取消了以前規定的最低投資需要125萬美元的要求(張莓,2001)。在石油開發方面,印度尼西亞的最新政策是(張新安,2001):

1)PERTAMINA通過與外國公司的產品分成合同及工作合同壟斷性地管理石油開發項目;

2)1988年以來產品分成合同修改了4次,針對前緣地區開發,提供專門優惠;

3)1997年東南亞爆發了金融危機之后,重新審視了總體石油政策,國會正在討論新的油氣法。

4)建立石油戰略儲備。目前印度尼西亞的石油戰略儲備已達成34天的國內消費量。

在天然氣領域,印度尼西亞天然氣勘查開發和利用的新政策是:

1)計劃擴大天然氣用量以替代國內石油消費,減緩石油出口能力下降的速度;

2)為鼓勵天然氣開發,計劃采取稅收優惠政策,取消石油產品補貼,修建國內天然氣管線網(蘇門答臘-Batam-新加坡;蘇門答臘-西爪洼等)。

中國企業海外工程項目有哪些

1、巴基斯坦經濟走廊。

2、尼日利亞高速鐵路。

3、阿爾及利亞高速公路。

4、波羅的海珍珠項目。

中國石油工業概況是什么?

石油工業主要從事石油勘探、石油開發、石油加工和基礎原材料生產等工作的行業,涉及勘查技術與工程(含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地球物理測井)、資源勘查工程、石油工程(含鉆井、采油、油藏工程)、油氣儲運工程和油氣加工等專業方向。石油工業由“上游”和“下游”兩大部分構成,上游包括石油勘探與石油開采,下游包括石油煉制與石油化工。

1中國古代石油的發現和利用

中國石油的開發利用是一項新興而古老的事業,它成為中國現代能源生產的一個重要工業部門,而中國發現和利用石油和天然氣技術的歷史卻可追溯到3000年以前,并且在技術上曾經創造過光輝的成就。

中國人發現和使用石油的時間為世界最早。始于何時,據稽考,至遲在3000多年前就已開始。最早發現石油的記錄源于《易經》:“澤中有火”,“上火下澤”。“澤中有火”,是石油蒸氣在湖泊池沼水面上起火現象的描述。最早認識性能和記載石油產地的古籍,是1900年以前東漢文學家、歷史學家班固(公元32—92年)所著的《漢書·地理志》。這里明確記載了石油的產地,并說明石油是水一般的液體,可以燃燒。

最早給石油以科學命名的是我國宋代著名科學家沈括(1031—1095年,浙江錢塘人)。他在百科全書《夢溪筆談》中,把歷史上沿用的石漆、石脂水、火油、猛火油等名稱統一命名為石油,并對石油作了極為詳細的論述。

2卓筒井的發明

我國古代鉆井技術的發展,大致可以分為大口淺井和小口深井兩個階段。北宋以前開鑿的井,一般為大口淺井,以后開鑿的井多為小口深井。大口淺井是由人直接下入井底,用鍬、鎬等簡單工具開挖出來;小口深井是用專門的打井機械開鑿而成的,人們稱它“卓筒井”。

中國發明卓筒井鑿井技術比西方早七八百年,這一鉆探技術,被譽為“世界近代中國石油鉆井之父”,堪稱中國古代的第五大發明。它揭開了人類開發儲存于地下深處的礦產資源的序幕,推動了石油工業的興起和發展。

3中國石油工業的發展

1)延長油田——中國陸上第一口油井

中國陸地上最早開發的油田是陜北的延長油田。延長油田位于我國陜西省的延安縣。雖然早在2000多年前我們的祖先就在這發現了石油,但真正投入開發卻是近百年的事了。1907年4月,開始在延長縣西門外勘定井位、安裝鉆機。當年9月正式完工,并命名為“延一井”。1985年延長油礦建礦80周年的時候,原國務院副總理兼石油工業部部長康世恩為“延一井”題詞“中國陸上第一口油井”。1996年11月20日,“延一井”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保護文物。圖6-1為延長石油的標志。

圖6-1延長石油

2)玉門油田——中國石油工業的搖籃

玉門油田是中國第一個天然石油基地,位于河西走廊祁連山北麓,東連萬里長城的西端雄關嘉峪關和歷史名城酒泉,西至敦煌、新疆等地,總面積114.37km2,是“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油田于1939年投入開發,1959年生產原油曾達到140.29×104t,占當年全國原油產量的50.9%,創造了70年代60×104t穩產10年和80年代50×104t穩產10年的優異成績,譽為“中國石油工業的搖籃”。

3)大慶油田——中國最大的油田

大慶油田位于黑龍江省西部、松嫩平原中部,地處哈爾濱和齊齊哈爾兩市之間。油田南北長140km,東西最寬處73km,總面積5470km2。為了摘掉“貧油國”的帽子,1960年3月,黨中央決定由余秋里親自指導,調集37個廠礦及院校的職工、剛畢業的學生以及3萬多名復轉軍人會師大慶,展開了一場氣貫長虹的石油大會戰。以鐵人王進喜為代表的石油職工,克服了難以想象的困難,僅用了1年零3個月時間,就摸清楚了該地區的含油面積和儲量,不到兩年就初步建成了我國最大的石油生產基地。1963年,大慶油田原油年產量就超過400×104t。1963年12月3日,周恩來在第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莊嚴宣告:“我國石油基本自給,中國人民使用‘洋油’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1964年初,毛澤東發出“工業學大慶”的號召。從此,大慶油田成為中國工業的一面旗幟。

1976年,大慶油田年產量突破5000×104t。進入20世紀80年代后,大慶油田走“科技興油”之路,積極進行科學實驗和技術攻關,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石油地質開發理論。經過廣大石油職工的不懈努力,大慶油田原油產量連續27年穩定在5000×104t以上,達到了世界同類油田開發的先進水平。2006年,大慶油田生產原油4340.5×104t,天然氣24.5×108m3,實現油氣當量4535.9×104t。

4)國有三大石油公司

石油是一種重要能源和優質化工原料,是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戰略物資,石油工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產業。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高速發展,對能源的需求越來越大。1978年12月,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了“從1979年起,把全黨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的戰略決策,條條戰線都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大好形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