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Tube買粉丝、facebook刷点赞、tiktok买粉丝点赞–instagram买粉丝
YouTube買粉丝、facebook刷点赞、tiktok买粉丝点赞–instagram买粉丝

05 元代海洋貿易興盛的重要原因(關于黃河與《黃河頌》的問題急求~)

来源: 发表时间:2024-05-17 05:11:48

來的水汽還不足以使降水明顯增加,因此造成了干旱化。青藏高原凡是發現泥炭的地方都是從全新世氣溫升高以后降水增加、溫度增高、植被變好才開始聚集的。而冰期氣候非常寒冷且干旱,在這種情況下植被是很差的,當然不會有泥炭生成。具體是多長時間能變過來,還要具體研究。現在新疆這個地方降雨增加,冰川融化、降水增加、地方性環流、高空輸送的水汽各占了其中多大比例,這確實是要具體研究的。

我同意丑院士講的“僅停止生態破壞不會有大量的水”這一觀點,關鍵是看大的環境氣候。那么是不是在生態上就不做事情了?應該做。黃河上游我們去了好幾次,瑪多這個地方的人在80年代說:別看這個地方很差勁,我們這里可是青海省人均收入很高的地方。為什么?就是放羊,羊多,產值就高。不過聽說這幾年不行了,牲畜太多,草原超載,自己跟自己過不去。上月蘭州分院成立50周年慶典的時候,請張新時院士做報告,他堅決主張把原始的游牧全部停止,改為人工草場放牧,原因就是原始游牧效益極低且破壞生態。當然,怎樣做到這一點還存在經濟上和政策上調整的問題,但不能讓牧區無限制地增加牲口的數量。隨著我們國家的發展,最終還是要靠工業化、城市化來解決問題。

黃河上游是黃河徑流的主要形成區,其中蘭州是300億m3,唐乃亥大概是200億m3。總的來看蘭州正好是青藏高原的出水口。青藏高原是中國地貌的第一個階梯,到第二個階梯黃土高原開始進入耗水地區,往北入銀川、包頭就到了荒漠戈壁,耗水量更大,轉了一個大彎之后又進入黃土地區,泥沙大增。中國的大地構造格局到了西部過后,方向變了:在洛陽以東是北北東向,洛陽以西是北西西向。從渭河谷地,到蘭州、西寧、祁連山北麓,再到天山北麓,現在的產業帶是這么布置的,古絲綢之路也沿此走向。以后西北發展工農業和各種產業都要水,也應該把水集中在這個地方。

現在有一個想法,在唐乃亥把水堵住,內蒙古需要多少水就放多少水,關中這一帶需要水,產業帶在這里,就調到這里來,讓水的經濟作用得到充分發揮,這是題外話。對黃河要好好研究,我們的水是非常稀缺的,特別是北方非常稀缺。有一個研究生答辯的時候,算了一本賬,表明西北地區每公斤小麥花了將近3 m3水,這種農業是極其落后的農業,最后應廢掉,把人口都集中在生活條件比較好的地方,這樣生態也能得到保護。黃河上游也是一樣,牧民住在游牧帳篷,也不是好日子,可以把他們遷到別的地方去,因為原始游牧必然會帶來生態破壞。

丑紀范院士:

我主要談3個問題:一是黃河源區氣候的變化特征,特征就是干旱化;二是干旱化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三是從大氣的水分循環,分析源區邊界的水汽輸送凈流入量的變化,再分析降水和水汽輸送年代(際)變化的轉折點。

黃河源區的氣候變化特征:黃河上游年平均溫度的變化從1961年到2001年的資料看是明顯上升的。我覺得在我國除了西南地區之外都明顯升溫,因為這個升溫是年代(際)的時間尺度。我們講的全球變暖是講全球的平均溫度,但是全球平均溫度的升高在各個地區的響應是不完全一樣的,例如青海省東部的增溫要比西部厲害。

黃河上游降水量的變化趨勢是下降的,但不是非常明顯。從1961年到2001年來看,去掉年代(際)的變化,趨勢是減緩的。這里就有一個問題,一般說來,從全球范圍看,隨著全球變暖,水分蒸發加劇,降雨量增多,但由于各個地區的響應不一樣,因此在這里氣溫升高,降水減少。

黃河上游蒸發量增大得很厲害。蒸發量的變化,人們一般的觀念是溫度升高,蒸發加大,但前不久寧夏氣象局陳曉光研究員做了一個工作,把寧夏境內所有站的氣溫和蒸發的變化做了一個分析,結果表明氣溫雖然明顯升高,但蒸發卻減少了。葉篤正先生說他從國外資料中也發現了這個現象。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陳曉光進一步做了分析,指出影響蒸發不只是氣溫的因素,還有一個因素是風速。為此陳曉光統計了寧夏的風速變化,發現隨著氣溫的增高,風速顯著減小,因此他提出了一個初步的想法,即風的減小對蒸發的影響超過了溫度的升高。

總體來講,黃河上游溫度升高是大家都知道的。溫度的升高,降水的減少,蒸發的增大,導致干旱化非常明顯。

干旱化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可以從大氣水汽輸送的角度看一看。因為黃河之水天上來,局地的降水實際上是全球水循環的一個結果。全球的水循環不僅是重要的物質循環,也是能量的循環,太陽能把占地球表面積70%的海洋上液態的水轉化為汽態的水,隨著大氣環流輸送到各個地方,在適當的條件下轉化為降水,把熱量釋放出來,實際上是這個過程。

分析一下黃河源區,實際上是按經緯度劃出這一塊來,看看通過邊界輸送進去的水汽量,通過NCEP再分析資料來看,實際上降水應該是這樣的,流進了多少水汽,流出了多少水汽,地面蒸發了多少水汽,空氣里的水汽含量變化很小,這就是降水。如果進去的水汽很少或沒有水汽進去,也沒有流出來,地面也沒有蒸發的話,是不可能有降水的。除此之外,降水跟這個地區水汽的轉換率有關系,流進那么多水汽,降水加上蒸發就是流出去的,如果降水效率很高,流出去的就會減小。為什么我說到這點呢?因為這跟人工增雨有關。同樣進去這么多水汽,同樣蒸發這么多,可能影響降水,因此會影響到流出去的情況。希望將來可以通過這個辦法診斷一下人工增雨的效率。

黃河上游整層的QV變化。發現南北經向的水汽凈輸送跟降水有非常好的同步效應,完全是同相位的,并且南北向是正相關,而東西向是反相關。現在黃河上游降水跟整個西北的不一致,西北這段時間變濕了,黃河上游反而變干了,不完全一致。從水汽的情況看,西北的水汽多半是西風帶來的,所以東西向的水汽輸送是增加的。但從資料來看,東西向水汽輸送與黃河源區的降水是反相關的關系。西邊界流入,東邊界流出,跟整個黃河源頭的南北邊界合起來看,正好水汽的流入量跟降水量的變化是一致的。

結論:為了探討黃河上游源區區域異常現象的影響因子,計算了黃河源區箱型各個側邊界水汽凈流入的年際變化,分析了源區箱型各側邊界水汽輸送與源區降水的相關關系,結果發現源區南、北邊界層水汽與源區降水顯著相關,相關系數超過90%的信度標準,但計算源區降水序列與東西邊界水汽輸送相關,相關系數卻未超過90%的信度標準。進一步討論黃河源區水汽的輸送跟哪些因素有關系,就是跟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的偏南還是偏北,跟季風的強還是弱有比較密切的關系。因此我們得到的結論就是降水的減少是整個大氣環流年代(際)變化的反映,既然是這樣,很難采取什么措施能夠使得降水變多。如果僅僅就黃河源區來看,那個地方每平方公里才兩個人,很難談到有規模化的工農業生產等,可以考慮把人遷出來,不要過度放牧。但是這樣的改善不能使降水增加。什么辦法能使降水增加?是不是完全無能為力了?根據目前青海省從1998年開始進行的人工增雨作業來看,在作業的區域和時間里,根據調研和當地群眾的反映,增雨效果是明顯的,但是目前每年用于黃河上游和環青海湖地區人工增雨的經費僅有500萬元,而且只是在夏季短時間、局部的地方實行,因此,在合適的情況下展開黃河源區的人工增雨,應該說是我們可以做到的一件事。

人工增雨可以增加降水量的幅度,也就是10%~15%,我們不能過分地夸大,這解決不了整個干旱問題。

符淙斌院士:

我今天主要是想把剛剛通過結題驗收的國家重點基礎研究規劃項目,即我國生存環境演變和北方干旱化趨勢預測研究的成果介紹給大家。根據這個項目的成果,從我國北方干旱化的過去、現在和未來這幾方面的情況,為黃河源區的徑流和生態變化的討論提供一些信息,供大家參考。

先來看一看北方干旱化的現狀。從最近5年用來表現干濕狀況的3個指標即降水量、地表濕潤指數和干旱指數來看,北方的大部分地區干旱狀況是非常嚴重的,其中包括了跟黃河有關的相當一部分地區。根據國家民政局統計,最近10年的旱災是十分嚴重的,占了整個氣象災害的50%。特別是最近5年比以前的10年增長了10%,這是現狀。回過頭來看看北方的干旱化是在什么樣的背景下形成的,內陸干燥度的變化從200萬~300萬年前開始,干燥度突然增大,而且以后變率變得非常大。科學家還發現,這個變化可能是跟青藏高原的快速隆升有關系。因此,北方干旱化及亞洲內陸的干旱化是長期形成的。

第四紀以來,地球軌道的參數主要有4種周期,產生了相應的周期性的干濕波動以及變干趨勢。我們研究得到的最基本的結論是,第四紀時北方沙漠分階段擴大,北方干旱區總體上朝著越來越干的趨勢發展。毛烏素沙漠南緣的界限在末次間冰期比末次盛冰期向北推移了大約250 km。最近1萬年來的孢粉記錄解釋了岱海湖區全新世植被與氣候變化的歷史,距今2 900年以來森林消失,植被覆蓋率降低,進入了寒冷干燥的時期。

岱海湖湖水古鹽度和古溫度的主要特征揭示了大約3 000年以來的干旱化趨勢。長期的自然背景是,在百萬年一直到幾千年的情況下,北方地區總體來講已經形成了干旱化的格局。最近100年來的情況怎么樣?最近100年來,北方的干濕變化主要有兩種準周期的變化,一個是大概在20年,一個大概是在70年。最近50年以來,北方大部分地區干旱少雨,氣溫升高,加劇了干旱化的發展,特別是華北和西北東部干旱化趨勢非常明顯,半干旱區的邊界振蕩式地向東南方向擴展。

干旱出現的頻率,北方大部分地區是增大的,土壤濕度也是減小的,其中包括我們所關心的黃河源區,這是最近50年的情況。

分區的情況,西北東部大概是從20世紀80年代后期開始系統地變干,并且干旱化是振蕩式地向東、向南擴展。

從我們利用的徑流量資料來看,花園口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徑流量減少,蘭州是80年代以后徑流量減少。

70年代黃河上游徑流量有突然下降的特征,其中人類活動引起的徑流量減少占了相當大的比例。

下面講一講未來。我們的項目建立了干旱化趨勢預測工作體系,提出了未來10~50年的干旱化發展趨勢預測意見,已經報國家有關部門了。

該工作體系包括3個部分:一個是干濕狀況的自身變化規律,二是影響干旱化的主要物理因子,三是區域和全球數值的模式情景預測。我們利用誤差反向傳播的神經網絡對大概15種意見進行了集合,得到了對未來10~50年的預測的初步意見。在我們的實際預測中,所有的因素都是定量的,但是考慮到我們目前預測水平的可信度,只給出了一些定性的結果。

對2010年以前,主要做了4個地區即東北、華北北部、華北南部和西北東部的預測。西北西部的工作有另外一個項目,所以我們沒有做那方面的工作。從預測結果可以看到大部分地區繼續偏干,特別是華北南部干化有可能加劇,西北東部有可能轉向偏濕。2010~2020年,大部分意見認為有可能由干旱轉向緩和,但是這個預測意見的可信度比較低,因為有相反的意見。2020~2050年西北東部可能偏濕,華北南部繼續偏旱。

還有些其他的預測意見,比如未來10~50年,北方地區極端大旱、大澇年份出現的頻率加大,其中華北北部和華北南部大旱出現的頻率將分別可能增加10%和20%;未來10~20年黃河上中游和下游的實測年徑流量將分別減少10%和20%。在氣候和干旱預測以及土地利用變化預測的基礎上,我們建立了水資源模型以及在社會經濟變化驅動下的需水模型,預測未來水資源的供需關系和缺水的勢態。結果是未來50年花園口的徑流量每10年減少5.7%,整個黃河每10年減少0.43%,并且在預測2030年用水低速增長的情況下,華北大部分和東北南部地區的年缺水量將達到1億m�3。因此,建議在全球變暖和人類活動的共同作用下,在未來50年北方缺水勢態嚴重的情況下,必須利用外流域調水和非開發水。

這個項目專門用區域環境系統模式討論了氣候生態系統的過渡帶,就是半干旱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