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Tube買粉丝、facebook刷点赞、tiktok买粉丝点赞–instagram买粉丝
YouTube買粉丝、facebook刷点赞、tiktok买粉丝点赞–instagram买粉丝

03 中國城市外貿依存度(分析我國經濟重心向中西部轉移各層面之間的相互關系及所體現的經濟學道理?)

来源: 发表时间:2024-05-21 06:46:25

不同的強度首先出現于一些增長點或增長極上,然后通過不同的渠道向外擴散,并對整個經濟產生不同的終極影響”�②,我國在進行區域政策制定時,不僅要考慮問題區域的振興與發展,更要從全局出發,按照系統的觀點考慮經濟發展的空間布局銜接和技術及經濟效益外溢。只有這樣,產業間關聯推動效應的可持續發揮才有強勁的動力,中部地區才能真正起到連接東西部經濟發展的紐帶作用,才可以走出“馬太效應”的怪圈。不但可以使東部地區的外向型經濟產業鏈內延到中部地區,而且也可以使中部地區和西部地區形成有效的經濟互動,使區域經濟走上共同協調發展之路,達到產業空間分布與地區經濟發展相吻合、產業結構與產業布局相吻合、經濟發展與產業政策相吻合,同時避免“中部塌陷”,西部“飛地型產業”及“飛地”或“孤島”的出現,最大限度地實現各種資源在全國范圍內的優化配置和充分利用。

(三)區域政策的制訂應更市場化和地方化

從經濟學的角度看,區域政策的制訂主要是為了效率和公平兩個目標,無論是為了哪一個目標,政策的制定和實施都必然牽涉到既得利益和利益重新分配的問題。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區域企業的利益不可能在每個經濟環節上都是一致的,甚至會在某些問題上出現沖突,難以實現梯度轉移策略和資源的最優配置。所以,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要進行明確合理的權責劃分,中央政府在增強宏觀調控能力的同時,要逐步下放和轉移中央的部分經濟決策權,擴大地方政府的自主權,充分發揮地方政府的能動性和積極性。特別是在事關當地的區域政策制定和實施上,地方各級政府應根據本地區的自然環境、經濟條件及資源優勢,制定自己的區域發展戰略和規劃,選準適合本地區發展的增長極規模與類型,通過不同經濟類型、不同經濟等級和增長極系統優化升級的開發,增強該地區的擴散效應和區域間梯度轉移的承接能力,由上級或中央政府統籌,實現區域經濟的共同發展和繁榮。

(四)成立專業的國家區域政策管理和制定機構

應成立專業的國家區域政策管理和制定機構,由其管理相應的各種發展基金,明確區域政策制定和實施中的信息收集、反饋及權責問題。從英國、德國和日本等經濟發達國家的區域發展實踐來看,他們都設立了相應的區域政策管理和制定機構,而且是專業化的職能部門對區域政策規劃與實施負責。我國中央和地方政府有許多部門涉及區域政策的制訂和執行管理,但幾乎無一部門具有立法意義上的區域政策與規劃資源。這種機構缺位的存在使區域政策效果的評價難以進行,而且在法律意義上也缺失了執行區域政策的責任機構。因此,中央政府應該調整有關區域政策的管理機構和行政職能,成立負責區域發展管理的綜合性權威機構,其基本職能包括負責具體區域劃分,提出和審議各區域發展政策并對政策的執行結果負責,協調區域關系,特別是地方政府之間的區域發展利益協調、統一管理區域發展基金運作和組織研究各種重大區域問題等。

(五)區域政策的立法工作急待展開

如前所述,政策效應分析中提到的區域政策工具單一,只有資金投資和政策優惠兩種,而這些政策工具的穩定性和透明度并不是很高,難以讓公眾和投資商所預見。所以,我國要保證區域政策的連續性和可預見性,要引進國外投資和建立市場機制,就必須建立和完善關于區域政策的立法工作。英國在制訂區域政策的同時,先后頒布了《特別區域法》、《工業布局法》、《地方就業法》和《工業發展法》,日本則頒布了《新產業城市建設促進法》、《工業再配置促進法》和《特定產業集聚促進法》等,我國政府雖然已經開始這方面的工作,如正在制定的《西部開發法》,將把中央對西部大開發的目標、指導原則、重要的政策措施、政府的責任等內容進行闡述,但是與正式確定西部大開發的1999年相比,我國的立法時間還是滯后,我國政府應該抓緊區域政策的立法建設,為區域政策的制訂和實施提供一個良好的制度平臺,既能夠保證區域政策的正常執行和評價,也可以減少交易成本支出,提高資源配置的效率。

注釋:

① Xavier Sala I Martin.“The Classical Approach to Convergence Analysis”[J].E買粉絲nomic Journal,1996,106(7):1019-1036.

② 佩魯.增長極概念[J].經濟學評叢,1988(9):46.

參考文獻:

[1] 陸大道.中國區域發展的理論與實踐[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3.

[2] 陳家海.中國區域經濟政策的轉變[M].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3.

[3] 黃速建,魏后凱.西部大開發與東中部地區發展[M].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01.

[4] 陳棟生.跨世紀的中國區域發展[M].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1999.

[5] 王青云.國家區域政策研究[J].經濟問題,1996(3):17-20.

[6] 張可云,胡乃武.中國重要的區域問題與統籌區域發展研究[J].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學報,2004(2):8-13.

[7] 秦池江.災后重建與中國金融制度完善[J].廣東金融學院學報,2009(1).

相关栏目: